對于很多
加拿大移民來說,加國的生活成本是他們相當關心的話題之一,不少新移民希望在登陸之前就能獲得具有一定參考價值的實用信息,以便提前做好充足準備。下面就為大家詳細介紹加拿大日常生活的各類支出,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
目前,加拿大的最低生活保障為每人每月900-1000加幣,政府發(fā)放的救濟金、養(yǎng)老金、助學金、失業(yè)金或者其他資助基本按照這個標準。也就是說,低于這個標準就活不下去。
如果一家三口租房住,最低開支大概如下:租房(2房1廳)800-1000加幣,伙食600-800,公共交通三個人的月票180-200,網絡電話通訊100,其他開支100-400,大致每月1800-2500。這只是最簡單的吃住行的標準,旅游、文體活動、社交、外出吃飯、手機、個人愛好、服裝、家具、電器等等都不包含。
買房的話,全款付清就減掉800-1000住房開支,增加300-400左右房子的地稅、學校稅,增加100-200的取暖費,100-200的保養(yǎng)費或共管費(HOUSE要保養(yǎng),公寓有共管費)。
如果開車,只上班買菜用用,普通汽車每輛100-150加幣/月(87號汽油),好車好油(高標號91、93汽油)250-350加幣/月。
如果家庭收入低或都沒有工作,18歲以下的孩子(6歲以下最多)每人每月有500-700補貼,還有其他補助和退稅,所以初始移民(有一個孩子的,沒有工作)的開支預計在1100-1800每月。如果父母讀書還有其他補助,大約400-700每月,看你讀什么學校、學位。
關于工資的問題比較難回答,因為個人差異、專業(yè)差異、單位差異太大了。就以工程專業(yè)為例吧。大學畢業(yè)平均起薪4-5萬加幣,3-5年工作經驗6萬-10萬加幣,福利保險都有,好壞看單位。超過10萬就要當領導或是盈利大公司的老資格員工。
應用學科本科生比較好找工作,研究生博士生主要方向是科研和教學,科研要靠科研經費。如果一直是聘用,卻不太受學生歡迎的話,學生很有可能把你休掉。
藍領不比白領工資低,特別是技術藍領,所以這里沒有藍領比白領低賤之說。白領最低起薪2萬5,中線在4-5萬,普通經理5-8萬,高級別的更多。小時工資最低10加幣(每年都在變化,好像只多不少),無論你出勞力還是坐辦公室。
普通公務員工資相對比較低,但福利好,退休金高,一輩子不操心,也無灰色收入。加拿大絕大多數(shù)公務員確實廉潔。
在收入、福利等方面,各行業(yè)差別很大,各單位差別也很大,很難一概而論。帶薪休假是福利中很重要的,最少每年2周(不含公共假期),一般工作5年后3-4周,10年后4-5周。
不要忘記,前面說的只是稅前工資。收入低稅低或免稅,收入高稅高,超過8萬幾乎一半要交稅,當然還有合法避稅的辦法,這里不談。萬稅之國,萬萬稅就是高福利的原因。
工資最高的和最低的交稅后差別一般不超過2-3倍。所以加拿大是普通百姓的天堂,也是甘愿奉獻的納稅英雄的犧牲地。
區(qū)別是,高收入人群可以通過投資避稅,可以有良好的信用,可以找銀行貸更多的錢,可以付很少的錢買很貴的車、很貴的房,很被人尊重,尤其被銀行、投資理財經紀人追捧,簡單地說,高收入就是靠高信用過體面日子。
剛畢業(yè)的大學生只要有工作,付5%的首付(單身一般買20萬左右的公寓,收入高的也有人買30-40萬的),就能買房。買車不用付首付,每個月按揭就可以,每月200-300的普通級別的日本美國車,500-700奔馳寶馬,其他豪車就更貴。車雙保險800-1200不等。買二手的就更便宜。
我身邊的剛畢業(yè)幾年的大學生,找到工作后都買房買車,但要精打細算過日子?傮w感覺比國內的大學畢業(yè)生輕松快樂有奔頭。這里是很單純的正當?shù)氖杖,個人財務是對政府公開透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