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來自一位母親的由衷傾述。這位母親是大學教授,而她的兒子卻不同尋常,叛逆,暴烈,不容于所處的教育制度,最后只能綴學。彼時,這個孩子的前程一派黑暗,母親想到未來,除了流淚,只能走一步算一步。
然而,這個男孩最終找到了自己的人生定位,從中國教育體制下的差生,變身成在美國意氣奮發(fā),熱愛學習,有目標的好青年。這位母親經過長期的煎熬,終于“撥開云霧見陽光”,這份感慨、激動,可以想像,所以寫下這篇長文。
這里是美國北達科他州的大福克斯,每天都可以看到許多鏟雪車在道路上不停地掃雪,對于長期生活在南方的我,對這片銀色世界很新奇,不過,即將開始的北達科他州大學畢業(yè)典禮更令我新奇。
畢業(yè)典禮預定在當地時間下午2點開始。兒子說,他們12點半就要到學校歌劇院(大禮堂)去預演。而家長們則要早點去才能占據好點的位置,這倒有點像當年看壩壩電影。我半信半疑,雖說不是第一次來美國,但在國外參加大學畢業(yè)典禮是第一次,真的有這樣火爆嗎?而我們學校的大禮堂除了開會就是開會,已經多少年沒有像這樣的火爆過了。
車子開到歌劇院門口時,已停有不少車輛,好似中國的展銷會盛況。大廳門要下午1點才開,著正裝的家長們和學生聚集在門廳里,三五成群交談著、比劃著,興高采烈地等待著莊嚴時刻的到來。樓上樓下都是人,看得出好多家庭都是傾巢出動,幾歲的小孩仰望著穿著學位服的哥哥姐姐,欣羨不已;還有些家庭正簇擁著學子在留影全家福。
兒子找他的同學去了,我在二樓等候開門,順手拿了本畢業(yè)典禮冊子來翻翻。里面是冬季畢業(yè)博士、碩士和本科畢業(yè)生的名字,以及典禮儀式的簡介。迫不及待的翻到AIRSPACE(飛行學院)確認是否有兒子的名字,哈!在頁面中間,ZZ L**,后面兩星號是什么意思?注解上說,*代表榮譽章,也就是大學幾年的成績平均分,* GPA為3.9,**GPA為3.7, ***GPA為3.5。喲!我兒子在美國還真能念書?太令人驚訝了!好家伙,難道中國學渣在大洋彼岸練成了美國學霸?!太不可思議了。
突然一陣騷動,時間是1點整,廳門準時洞開,家長們順序進入。
校長帶領校院級的教授們陸續(xù)上臺,正襟危坐。主持人宣布畢業(yè)典禮開始。每念一個學生名字,他的家人吹出各種哨音,歡呼聲掌聲此起彼伏,歌劇院一片喧騰!畢業(yè)生正享受功臣般的禮遇,面對的是鮮花、掌聲、歡呼和親人的笑臉與擁抱。
坐在我們旁邊的一位母親,當念到他兒子的名字時,只見她一個人縱情歡呼、雀躍、扭動身肢、拋出飛吻,像跳起狂放的桑巴,宛若無人之境。我也很想像她那樣搗鼓一番,但遺憾的是老成持重已習慣成自然地提不起那樣奔放的勇氣。當念到我兒子的名字時,我僅僅是用盡最大力氣拍手鼓掌,鼓掌,手都拍疼了。我經歷了人生最激動的時刻,比當年我自己穿上碩士黑袍還激動百倍!
當長長的學生名單終于念誦完畢時,校長再次熱情祝賀他的學生們大學畢業(yè)了,開始人生的新階段。此時臺上背景變換成瑰麗的紅色,寓意雋永,中間編制成花籃樣的CONGRATULATIONS(祝賀。。
畢業(yè)典禮結束后,兒子把他的二等勛章鄭重其事交給了我,這可是兒子在學業(yè)上第一次獲獎。≈涝趦鹤有闹姓J為他的獎章有媽媽一半的心血吧。雖然,UND在美國不是什么名校,但在我眼里,它卻是最好的,因為這里是兒子夢想開始的地方。
傳說中的學霸,似乎都是國內外名校如北大清華或哈佛劍橋的博士才能服膺,但我的心中,兒子儼然已經成為了學霸,一個從中國學渣到美國的學霸!
在這遙遠又陌生的小鎮(zhèn),靜靜的夜,我看著窗外的雪花漫天飛舞,思緒回到了從前,兒子的今昔之變,成長之路的痛楚與快樂交織于我這個中國母親的腦際。
和一般的小孩一樣,兒子的小學時光是快樂的。實驗小學是一流學校,位于市中心,離兒子爺爺家比較近,僅隔了一條街,兒子出生時戶口上在爺爺家,本以為可以就近讀實驗小學,可人算不入天算。
兒子讀書那年,一條馬路為界,爺爺家所在地劃在入學區(qū)之外了。交了2萬元學校建設費,兒子如愿進了實驗小學(其實是大人的心愿罷了)。該校當時是素質教育試點,小學的素質教育實施具體有什么內容,我不甚了解,但有一點最突出的就是沒有家庭作業(yè)!兒子回到家扔下書包就出門瘋玩。沒有學業(yè)的壓力,孩子的這段童年是快樂的。
常問兒子對學點什么興趣,小家伙不假思索回答,耍!也好吧,快樂的童年對于成就健康的身心是重要的,玩?梢匀轿婚_發(fā)兒童智力哦,這點對于我這做預防醫(yī)學教育的媽媽來講也應是常識吧,且我一直用實際行動在兌現我自己的心愿。
2000年春節(jié)前夕,也就是四年級春季學期,兒子父親拋家棄子遠赴美留學,沒了父親的威嚴管束,男孩子的野性便百分百地暴露出來,釀下了他青春期的成長夢靨。
兒子的爆脾氣在一次被數學老師批評之后爆發(fā)出來。我接到“告狀”電話趕往學校,見過數學課李老師,這是一位年輕小伙子,知道了事情的原委,兒子上課時睡覺,老師提問,自然是一問三不知,老師斥責他,說了一句至今我還記得的話“像你這樣不好好學習,以后只有去撿垃圾”,話音剛落,兒子立刻爆發(fā),回敬一句“我才不撿垃圾!”,扔了數學書,重重地摔門就跑了,當然是把數學老師氣得夠嗆!
身為大學老師的我,其實一點不懂教育學。我本人從小就是乖學生,聽話,學習好,又不惹事,若全班都是我這樣乖巧的學生,老師多省事!大學里老師是不用費這勁管理學生的,考上重點大學的孩子都是聽話懂事的好孩子。面對這個桀驁不馴的兒子,我真是沒轍。
數學老師還撂下一句話“你現在如果不管住他,到了初中就沒法管了”。不到3年,這句話就應驗了。
兒子小學畢業(yè)那年是隨機選擇初中,我祈禱著兒子能進一所好點的初中,沒有花錢也沒找任何關系,結果兒子被機選進XX中學。去學?戳艘幌颅h(huán)境,真不怎么樣,比起氣派的四中、七中和九中來,簡直就是“希望中學”的城市版。中國的教育資源從來只是錦上添花,才不會雪中送炭?紤]到學校離家也比較遠,當即就決定帶兒子到別的私立的、公立的中學碰碰運氣吧。沒想到,幾所學?枷聛斫y(tǒng)統(tǒng)慘敗,尤其是數學分數慘不忍睹。
聽說四中不用考試,帶兒子去了。招生的老師翻看了成績冊,說到不能錄取你孩子,理由如下:一是小學平均成績沒到98分,二是無奧數獲獎;三是無特長藝體獲獎等等。
總之,四中的高門檻對于我兒子這樣只會玩的孩子絕對是高不可攀的!能去哪呢?有一所雖不入流也不是很差且頗有點歷史的學校(稱W學校)。走進校大門,校舍還不錯,畢竟是有歷史底蘊嘛,更讓我眼前一亮的是旁邊一塊小黑板上寫著:初中部招生,尚有少量名額,欲報從速!我猶如抓住一根救命稻草,沖到教務處咨詢。不看獎狀,不看小學成績,只需要交2萬元贊助費(當時都這樣)就可以入學了。當時我心里啊,對這W中學簡直千恩萬謝。鹤咏K于有書讀了,可哪里會想到,這里,就是兒子噩夢開始的地方。
和兒子班主任打第一個照面是帶兒子去學校,因到校晚了幾天,學生們已入學在操場排隊。見過X老師,瘦瘦的,老繃著臉,說話語氣很硬,似乎她已預測到我?guī)サ氖莻讓人頭疼的主。簡短的言談間給我第一印象不怎么好,她不是個富有耐心的人。
初中伊始,全新的學習方式,家庭作業(yè)堆積如山,上學讀書已經成了最大的壓力,兒子很不適應,感覺上學無比的累,每天愁眉苦臉。學校教室坐一整天,回家接著做作業(yè)到夜深。小學放學就瘋玩快樂時光一去不復返,讀書成了他最頭痛的事,而督促兒子讀書也成了我最頭痛的事。
給兒子請家教,輾轉上補習班,能讓提高成績的法子都使過了,仍不見任何療效,更別說提高兒子讀書的熱情。
過了初一的暑假,兒子身高突然冒了一大節(jié),上一年買的好多衣服都不能穿了。我意識到兒子青春期來臨,性格叛逆的兒子要制造多少麻煩,要被老師指責多少回,要把媽媽氣哭多少次,才能度過這痛苦的青春期?兒子啊,你可知道,你的青春痛,媽媽的心臟痛!
初二,兒子的學習變得越來越困難,作業(yè)堆積越來越多,功課越來越差,從學;丶抑螅獗╈,我心里怕得要死,不敢啰嗦一句話,否則,他拿什么就砸什么。學校是地獄嗎?為什么兒子從學;貋砜偸切枰l(fā)泄呢?更恐怖的是有一次就回家就躲進自己的房間,我喊他出來吃飯,他沖出來就把桌上的飯菜拿起來全都扣到地上。事后我問他,在學校發(fā)生什么事,他說,他和班主任為了校服的事發(fā)生兩句爭執(zhí),罰他站辦公室一整天,早上8點到下午4點,不許回教室,天啊,這是學校嗎?我心疼極了,孩子在學校里受老師侮辱,如果我不給他點溫暖,他還有活路嗎?
上學已經讓兒子無比壓抑,厭學逃學讓我這媽媽萬般無奈。是狂躁型抑郁癥?這是我的顧問,一個資深預防醫(yī)學教授的提醒,她建議我?guī)鹤舆M行心理咨詢。是啊,學習困難,心情抑郁狂暴,什么都沒興趣,一點小事就大發(fā)雷霆,家里凡是玻璃的器皿都被他砸個稀爛。也許心理咨詢有幫助吧,帶著一線希望去心理衛(wèi)生中心,咨詢的結果是什么百憂解啊,碳酸鋰啊,一起攻心。吃了抗抑郁癥藥之后他除了感覺惡心,頭暈之外,其他方面均無任何積極效果,對學習的厭倦,對老師的厭惡,與日俱增,精神藥物的副作用反而讓他就更有理由不上學了。
無法改變的情形是,在班主任X老師眼里,我兒子成績差,且又不聽話,還老惹事,一無是處,進校不久就成了“問題學生”而重點關注,老師唯一最想做的努力就是趕你走。每次給班主任通話交流,她說的最多就是,你給他轉學吧,他成績差,影響全班排名。
2004年一整學年,我每天睜開眼睛都在為勸兒子上學,做家庭作業(yè)的事發(fā)愁,為讓他去上學而苦口婆心。記得五一節(jié)前夕的一個周末,怕他又受罰,我督促兒子完成作業(yè),他很氣惱地給我頂了回來,我實在憋不住也冒火了,他氣急敗壞操起鍵盤就開始摔打,所有的鍵嘩啦啦全都散架了,掉了一地,我氣得都說不出話來,倏地回到臥室,不禁坐在地板上嚎啕大哭起來。
初三,最難熬的日子來了。兒子早上天天賴床不起,做好早飯,怎么叫也不起來,眼看著要遲到,我急得跳腳,只有打越洋電話給他爸爸求助,兒子接電話時答應去上學,父親的越洋電話開始幾次還管用,后來也完全失靈了,掛了電話他就摔電話機,至少摔爛過3部座機,2個手機;氐椒块g“砰”一聲把門一關繼續(xù)酣睡。我實在是沒有轍了,只得任由他去。上班了吧,單位還有大堆的事等著我處理,唉,焦頭爛額的生活!
有一個周末,見兒子的情緒還不錯,一起看電視聊天。兒子說,我做了個夢很怪,你說說看,他描述了夢中的場景,河流中,他站在一小塊石頭,要過河,另一塊石頭,離得有些遠,還有點高,他想跳上去,又夠不著,兒子描述這個夢境,我也知道兒子內心有多掙扎!
初三下期幾乎都是復習考試,欠了太多功課的兒子被老師拒絕參加畢業(yè)考試,我給老師求情,班主任老師毫不留情地蹦出兩個字:不行!他這只病腳,參考肯定不及格,還要拖全班的后腿。
最后一次放棄規(guī)勸兒子繼續(xù)念書是在一個早晨。兒子在我的千呼萬喚、軟磨硬泡下,起床了,可進了衛(wèi)生間就再也不見出來,我在外面著急得直敲門,兒子打開門,使勁拽著門把手,將把手拽下來那一剎那,只見他坐在衛(wèi)生間地板上,很絕望的眼神,因痛苦面部已經扭曲的臉,這張臉突然觸動了我最敏感神經,一個念頭忽然閃過,不要去念書了!
我再也不要催促兒子去那個被他視為“地獄”的地方!我要兒子健康,一個健康的兒子,我不要兒子因為讀書被逼成精神。”粕辖^路!人性,天然的母愛讓我在一秒鐘釋然!是啊,和心理健康比起來,讀書算什么?讀書是為了將來生活好,如果他成了精神病人,他還有未來嗎?他的一生都被毀了!讓那個兇神般的班主任見鬼去吧!我嚴厲的口氣一瞬間溫和下來,“起來吧,兒子,我們不去學校了”,兒子默默地站起來,走回房間,關上了門。
記得那是2005年3月的一天,應該是春暖花開的時節(jié),而我的內心卻像深秋一樣的蕭索。
兒子輟學了!成了一個十足的無業(yè)無憂的少年,猶如掙脫鎖鏈的小野馬,在他的世界里“野蠻”成長著。那些年,他做了些什么呢,下面的短文是2011年兒子在美國考上大學后有感而發(fā)。
這是一篇關于大學錄取通知書的故事。
“我沒有完成九年義務教育,在初三第二學期退學。沒有拿到畢業(yè)證。15歲時退學,影響無疑是深遠的,因為沒有上過高中,我連使用母語的能力都比不上那些讀過高中的同學。因為沒有上過高中,我連極限這種簡單的概念,都要花一個星期到兩個星期的時間去慢慢理解。我的出路,在大多數人看起來是慘淡的。也不知道為什么,我當初如此堅定地放下這一切,而且那么的徹底......也許是老師沒有給我機會,也許是我沒給自己機會。
我的母親是大學的教授,父親是中國第一批軟件工程師,他們都曾經在千軍萬馬過獨木橋的年代獲得了大學這種稀缺的教育資源。后來都取得更高的學歷。知識改變命運最好的例子就在身邊,然而他們的兒子卻連中學畢業(yè)證都沒有拿到。我能想像母親在她學校里因為我的行為而受到的種種壓力和異樣的目光。
很難想像,一個游戲會改變一個人,其實我原來也不信.....直到我靠著通過游戲學到的知識拿到第一筆工資的時候。那是在2007年,18歲。這年冬天,民航XX空管局培訓中心的一位老師,陰差陽錯的找到了我,并且詢問我有沒有能力去制作一套可視化飛行相關的安全案例,同時需要做一些教學工作。
我其實當時并不知道自己行不行,但還是狠下心說"沒問題" ,我和我的搭檔被任命為教員,開始向那些剛剛畢業(yè)加入管制工作的大學生講解飛行員的工作程序,讓他們理解駕駛室里的各種儀表如何工作等等。
我至今仍然清晰的記得,第一次踏上講臺時的心情,激動,恐懼 ,不知所措......我沒有備課,因為不知道怎么備....踏上講臺前,我甚至有了放棄的念頭。但當我開口開始描述飛行員的工作,320,737的正常程序,駕駛艙的布局的時候,僵硬的表情開始放松,語言開始慢慢流利,那時才知道,原來這種課我已經不用準備,這兩年來幾乎每天都和這些東西打交道,很多東西早已經被刻在了腦子里。課講到最后我甚至和同學們開起了玩笑.....
也許是母親的基因起到了作用吧....如果繼續(xù)讀書的話,我說不定可以成為一個不錯的老師。兩個星期過后,我第一次拿到了工資,而且到現在都還記得很清楚是2425塊,靠著我這兩年"玩"出來的"知識"...當時那種驕傲啊...哈哈,現在想想老搞笑了.......隨后,事情開始一步步走向了我們期許的方向。我們順利拿到了安全案例的項目,雖然錢不是很多。但是對我們來說,特別是我,意義是非凡的,因為最后的成品會被發(fā)往全國的空管單位。這一年第一份工資,第一次講課,第一次做"演員" ,第一次拿著半途出問題的筆記本向民航總局副局長做 Presentation(講演) 。
19歲。life is good(生活是美好的)。我們和空管局培訓中心已經達成合作關系,每年的案例都會是我們來制作,這樣一來,我漸漸開始有了固定的收入,一開始錢不算多,但畢竟走出了第一步。雖然已經是半個民航人,但我還是喜歡飛行員這個職業(yè),因為我喜歡飛機,喜歡駕駛艙里那些在外人看來頭暈眼花的儀表,喜歡那厚厚的機型手冊和QRH,檢查單,喜歡從空中俯視大地的那種感覺....
其實看似冰冷的機艙里,在我看來是充滿了感情的。這個椅子上的女孩子可能是去見遠在他鄉(xiāng)的男友,這個椅子上的男人可能急著回家和家人團聚,那個椅子上的女人可能剛剛離開她的丈夫,獨自去遠方工作......每一位旅客,都有她或他的家庭或事業(yè)在目的地等待著。如果能有幸參與其中,把乘客們送往他們想去的地方,最后在到達出口看見情侶,親人,夫妻團聚時的樣子.....也許我也會感覺到快樂。
不過,這種愿望在當時看起來是無法實現的。我最多只能在航校和某航飛行訓練中心模擬機上飛一飛,每一次都告訴自己,手中這3000萬美元的全動模擬機,就是夢想的最后一步.......話說回來,畢竟不是每個人都能摸到這種"玩具",該知足了......”
這篇短文是兒子發(fā)在他的空間,我侄女讀后轉發(fā)給我的。
一直以為兒子不懂事,我低估了他,看短文的時候,我熱淚盈眶。人的一生有很多階段,每一階段都在爬坡,實在爬不動了,停下了歇息也是一種過法吧。有一天會以滿滿的熱情重新開始新的生活。你信嗎?我信!
兒子輟學在家5年,過著日夜顛倒的生活。我起床工作,他睡覺,我睡覺,他在計算機前忙乎著。忙什么?我從不過問,只知道他喜歡計算機模擬飛行,按他的要求,給他配備模擬飛行所需的所有裝備,而且每年還更新?lián)Q代,搖桿是他父親從美國帶回來。他的房間儼然像一個專業(yè)的模擬飛行工作室,桌子上并排放著兩個很大的顯示器,桌子下是一堆我看不懂的外圍設備。另外,家里的衛(wèi)生間里堆滿了飛行雜志和不知從哪弄來的飛行手冊。
我忙著自己的工作,也經常出差,和兒子在一起的時間極少。怕兒子呆家里悶,就鼓勵他走出去,周游四方,結交各種朋友,看看社會,看看外面的世界。只要他感興趣的,想做的事,我都支持他。去珠?春秸梗ド钲趨⒓佑螒虼筚,去北京上海會友,以及同城飛友聚會等。與其說是支持兒子的興趣愛好,不如說是一個母親順應兒子的天性使然。一句話,只要他健康快樂,一切都好!
那幾年間,我很少和兒子談未來,這是一個雷區(qū),不可觸碰!其實,我內心的焦慮從未減輕過。
2010年5月,兒子一生最重要的轉機到了,在他的短文也有提到。
2010年6月17日是兒子在廣州辦理移民簽證的日子,我一直都把這日子看成他重獲新生的日子。他父親專程從美國回來,帶他去廣州簽證,6月17日中午12點半,我駕車快到家時,兒子來電話了,“媽媽我拿到移民簽證了!”電話那頭的激越與興奮我全都感應到了,太好了!聽到這消息,頓時眼淚奪眶而出,順著兩頰不停地流,淚水模糊了我的雙眼,勉強把車開回家,撲在沙發(fā)上率性放聲大哭。
盡管我表面對于兒子的輟學少有言語,但內心深處,仍有無法排遣的自責、內疚,我一弱小的家長,差生的媽媽,無理由指責國內的教育體制,我也無理由指責老師的嚴苛無情,是我教育而無方,讓兒子在國內沒有書讀。如果他這輩子再也沒有機會進校讀書,我內心的傷痛無法愈合。到底是誰不給他機會,兒子在短文中說,是他自己,或者是老師,其實我不也知道,我也不想知道。
感謝上天!我的兒子有救了,去了美國,一定能給他重回學校讀書機會的,我相信!兒子在美國第一年是如何度過的呢?下面摘取一他寫的短文:
21歲。到美國快一年了,這一年來,每天陪伴我的都是SAT那3700個生僻的詞匯,都是似懂非懂的數學題,都是看起來全對的語法和閱讀。時間被分割成20分鐘,25分鐘的小塊以模擬實際考試。累了的時候我會抬起頭,告訴自己總有一天我會征服這片藍天,總有一天我的肩上會扛起那一份份對生命的責任....每次想到這兒,很快就會覺得自己又充滿了力量......我在今年3月取得了美國的高中文憑,抹平了所有在國人看起來"不光彩"的歷史。今天,WMU College of Aviation 寄來了錄取通知書....我將在今年秋季開始飛行訓練....這幾年,一帆風順也好,坎坷不平也罷,在自己的路上,我每一步都走的很精彩....每一步都獨一無二,但最后都能對得起自己、家人和朋友,對我來說,這也就足夠了。
一路走來,運氣其實是一個很重要的因素。我有個理解我的母親,她告訴我無論在外面經歷了什么,身后還有家,累了的時候,回家,桌子上會有碗筷,臥室里有床。我還有個看似不可能現在卻成真的夢想始終推動著我"對正跑道"向前奔跑,沒有讓我走向歧途。還有個要求極其嚴格,經常"交鋒"但給了我無限機會的父親,他說只要不放棄,就沒有人能阻擋我。還有那些在我一無所有的時候仍然在身邊的朋友們,你們是我最寶貴的財富。
2011年,柳暗花明又一春。夏季,兒子在大洋彼岸重新進入校園(沒有圍墻的校園),兒子的SAT成績雖不算很好,但有四所大學錄取了他,他曾經把他的第一個錄取的大學通知書拍照后發(fā)給我,那就是WMU College of Aviation(美國西密西根大學飛行學院)。最后他選擇了美國北達科他州大學(UND)飛行科學學院。充滿了青春活力的兒子,已經接近自己的夢想舞臺。
當然,為了能實現他的飛行夢想,這個學費昂貴的專業(yè),他還需要說服工薪階層的父母。飛行專業(yè)的分數要求相當高,76分才算及格,其實我們倆都懷疑他的讀書能力,況且都是全英文課程。不過,想想過去那艱難的十年,為的不就是這一天嗎?
在我看來,只要有一分的支付能力,我會毫不猶豫支持兒子的夢想。對于這樣執(zhí)拗的孩子,有興趣才有學習的動力!
我們曾經擔心他的英語聽說讀寫會是他的第一難關,不過,很奇怪的是,這個初中差生和高中空白的兒子,在美國大學念起書來,并未顯示英語聽說有多困難;貒接H時還顯耀,他的聽說能力在留學生中是相當好的,最擅長的就是做課堂報告(Presentation),這可是大多數中國留學生的短板。同學們問他怎么學的英語,他說就是玩游戲和看電影啊。這也是學習嗎?中國的中學英語老師聽了定要大跌眼鏡了。
進大學后,兒子多次在電話里說,媽媽,我現在有使不完的勁,在學校里如魚得水,感覺不到累,再難的課我也要得A(92分以上)。“微積分”是他的弱項,考試前有些擔心,得了83分,過了!兒子興奮地給在QQ上我留了言,這是第二學年唯一的一個“B”。我知道,如果有一門為C,就必須重修,美國大學的寬進嚴出制度,明顯對兒子起著很強的約束作用。
入學2年后,兒子憑著專業(yè)課程全A的成績,在同年級里第一批通過了美國有關飛行的所有執(zhí)照考試,放單飛的第一天非常激動,兒子的夢想終于長上了翅膀。好消息接踵而來。2013年暑期,兒子通過了飛行教員培訓,希望邊工作邊讀書減輕父母的經濟負擔,9月傳來好消息,成績優(yōu)異的兒子已經作為UND飛行學院的飛行教員了,他是UND飛行學院250名教員中唯一的中國籍教員。
在無數輟學的孩子中,兒子能走到今天,是幸運的!如他在文中寫到,他有一個理解他,愿意他快樂的媽媽,還有給他無限希望平臺的爸爸。是啊,親愛的兒子,你是一個無比幸運的孩子!
“Grow”是英語中“生長”的意思,“Grow up”是長大了,這是人類等生物界的自然生理現象;Education即為“教育”卻是人類自我賦予的輔助成長的行為。如果因為受所謂的“教育”摧毀了早期的Grow中的孩子,那豈不是人類自取滅亡嗎?
從中國學渣到美國學霸,我的兒子走過一條與其他同齡孩子非常不一樣的成長之路。我在想,這孩子無疑是非常獨特的個體,他特別貪玩,特別愛打游戲,性格特別倔強,特別叛逆,受不得半點委屈,受了,一定要以砸東西的暴烈方式加以宣泄。他根本無法適應循規(guī)蹈矩的灌輸式學習,更強烈反感一大堆簡單重復的作業(yè)。認為讀書、做作業(yè)搶走了他玩兒特別是打游戲的時間,產生了強烈的厭學心理。隨著青春發(fā)育期的來臨,他遭遇到X老師,另類的施教者和另類的受教者陰差陽錯的排拒效應,直接就導致了15歲少年在義務教育階段的輟學。
讀書改變命運,此乃古今中外的通則。我本人就是鮮明例證,從三線工人家庭出身到知名大學的教授,告訴了我讀書對兒子有多重要。
但兒子卻根本不這么看,他也不可能怎么看,他還看不來。兒子管不了讀書才是唯一正路,成績好才是王道這些流行的大道理,在他可感的世界里,只有喜歡不喜歡,好玩不好玩的存在。
在中國的初中階段強烈拒斥讀書,而在美國卻又廢寢忘食如饑似渴地惡補知識。這一霄壤之別,我們似乎可以用受教育者成長的階段論或個體差異來加以合理解釋。但是,堅決不許差生參加期末考試,以剝奪學生受教育權利的蠻橫辦法來換取不拖后腿,不影響班級的所謂集體榮譽也罷、老師個人收益也罷,還聯(lián)想到隨意而劃的學區(qū),莫名其妙的建設費、強制收取的自愿贊助費,滿堂灌輸、死記硬背,做不完的作業(yè),排不完的名次,一切為了成績、一切為了高考等等等等。這都是中國教育應該思考的地方。
如今,我為兒子感到慶幸,我為兒子感到驕傲!
“教育”兩個字好大好深奧,它在不同國度所蘊涵的不同意趣,讓我一個中國母親在兒子成長今昔的鮮明對照之中,刻骨銘心,其所感所思,是無法用任何文字所能表達的,盡管我率性寫下了這些文字。
寫于美國北達科他州大?怂梗ㄔ挠袆h改)
內容來源:共識網
亨瑞集團
服務中國近30年,
幫助眾多中國家庭實現移民意愿,
協(xié)助數萬家庭子女入讀美加歐名校,
旗下公益性HG+平臺幫助數千中國留學生
獲得實習、就業(yè)、H-1B抽簽、綠卡等機會,
為就業(yè)、創(chuàng)業(yè)打下基礎
......
免費咨詢:400-699-0808
相關閱讀